第(1/3)页 “宋伯,那套启蒙新书送来没有?” “还没到呢!” “还没到?新竹纸怎么卖的?” 准备拦人的借书学生,看到不少面熟的同窗。 这才发现,平日里这些斯斯文文的同窗,原来也能像他们印象里,菜市场抢便宜新鲜的肉菜一样,眼冒红光。 着实让他们大吃一惊。 而更令他们吃惊的是。 “宋伯,新竹纸是什么纸?” “刚才你们打扫完货架,下面用油布盖着的那些纸。” 宋伯对着错愕的学生们招呼着。 “还愣着干嘛,用不着把它们搬到货架上,直接抬到柜台这里来。” “来几个人去外面,让他们排好队!排成三行!书还没来,谁要买纸赶紧排队去!” 没有比学生更守秩序的群体。 几乎是宋伯一声招呼,根本不用人维持秩序。 他们已经自发地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起了长队。 书需要靠抢,纸,应该不用吧? “也不知道新竹纸的价格怎么样?” “看它的质量,应该不便宜。” “可按书本的价格折算,应该要比草纸便宜。” 众人正嘀咕着。 宋伯将早已制作好的标价木牌,摆在了柜台上。 大家看到这个定价,颇为诧异。 “十文一刀?” 根据每个书局造纸的裁切工艺不同,这一刀的数量也不同。 绵远书局的最多,一刀即百张。 这一百张是三尺见方的原版抄纸。 等买回去后,学生可根据需要,自行剪切。 “十文一刀可比别处卖的便宜多了!” “绵远书局的纸,本来就比别家更便宜,崔家书局一刀纸才七十张,比这个还贵呢。” “十文一刀比起其他写字用的纸张确实不贵,可一刀纸做成的书,才卖多少钱?” 大家一经折算。 赫然发现一件事。 宋家给印刷作坊提供的纸张,根本没有赚钱! 宋伯听到大家的议论,笑呵呵地岔开了话题。 “大家是来买纸的,可不是来打听行情的。” “我们开门做生意的,绝对不会赔钱,最多也就是印书的纸不赚钱,但卖的纸,绝对还是要赚你们几文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