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分文不挣,宋家的格局-《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


    第(2/3)页

    面对如此实诚的宋伯,大家已然明了。

    印刷的启蒙书籍,为何能远低于市面的价格。

    完全是从提供纸张,到印刷油墨的环节,根本没想过挣钱!

    “书不挣钱也就算了,纸不挣钱可不行,造纸坊的工人也得吃饭。”

    “谁说不是呢,而且这纸多便宜啊,又好用,给我来两刀!”

    “宋伯,我要十刀!”

    想买的书还没来。

    但不妨碍大家在别的项目上消费。

    没等抬纸的学生,把油布包的纸抬到柜台上。

    一摞摞的新竹纸就被一手交货一手交货,抢光了!

    “坏了,纸好像也不多?”

    “早知道我也买十刀了!”

    “宋伯,还有新竹纸吗?”

    拿着口袋装钱的宋伯无奈地摆了摆手。

    “这纸是新生产出来的,先供着陈东家的作坊印书用去了,剩下的几万刀纸,离益州近的书局分了分,多的一张也没有了。”

    “大家也别着急,再等个三五日,应该还能再来一万刀纸,这新竹纸往后会一直卖下去,绝不涨价,大家不要囤积,免得下雨返潮。”

    面对宋伯的劝告。

    有人打消了抢纸的冲动。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的说道:“别的纸返潮了,晒干了成一坨烂纸,这新竹纸打湿了,晒干还能用呢!”

    此话一出。

    想到新竹纸特性的学子们,再次涌到宋伯的面前。

    “宋伯,我想先预定十刀新竹纸!”

    “我也要预定!”

    宋伯刚想说,自家书局没有预定纸张的规定。

    恍然记起,徽之公子特意写信前来,说启蒙书籍可以预定的事。

    既然书籍可以预定,纸张预定缓解学生们的焦急,相信主家也能理解。

    宋伯一拍桌子,自己做出了决定。

    “大家重新排好队,咱们一边交钱一边定货!”

    “来个写条子的!等纸到了,我去书院招呼一声,你们拿着条子来领纸!”

    当送书的宋家护卫,押着两辆车,特意绕到后院时。

    便看到前面书局铺子,人山人海,人们排着队伍,时进时出。

    “书还没来呢,人怎么就走了?”

    “哪里走了,没看到从前面出来的,又跑到后面接着排别的队伍去了?”

    “咱们书局这回真是比杂货铺子还热闹了。”

    有了新竹纸分散大家荷包里的银钱。

    抢购书籍的压力减少了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