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收买人心-《宦海红颜劫》
第(2/3)页
江城市话剧团排演的讴歌当地抗日女英雄武桂英的话剧《江城红》,做为省里选送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候选剧目之一,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能否最后被确定下来做为参演的剧目,进京城汇演尚有一番竞争。
其主要竞争对手,是也同为候选剧目之一的歌剧《山神》。该剧是宁北省林郭县歌舞剧团排演的。
这次宁北省着重从县一级的文艺团体里选拔“五个一工程”的剧目,做为进京城的汇演剧目,旨在繁荣基层文化生活,非常符合上头的精神。
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每年搞一次评比。
做为该项活动的组织者,孙永康对此事非常上心。为了打造精品,他的策略是不每年都去参赛而是多下些功夫集中时间精心准备。因此,《江城红》从立意编剧到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历时近两年的时间。可以说,孙永康就是为获得今年的“五个一工程奖”准备的。
在岳尽忠任江城市市委书记的时候,孙永康向他汇报过相关工作。可是岳尽忠连哼哼带哈哈,却连一次彩排都没有看过,更别说想求得他的支持了。
其实,闵春晖对此类活动也不感兴趣。但是,通过接触他明显感觉孙永康对市长高平有看法。孙永康在江城市常委中,是资格最老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就是高平。
孙永康在江城市的根基很深,在常委中他的观点能影响一半的人。但是,由于排外的惯性,孙永康虽然对高平的能力不认可,但是,“亲情”的缘故,他还是把屁股搭在了高平的椅子边上。
那次的常委会,由于高平的迟到,闵春晖有意往江城市的宦海中,扔了一颗不大不小的石子。虽说没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但还是让他达到了目的——这些人看似排外,实际上还是为各自利益而争斗。谁的利益受到不好的影响,谁就不愉快,那个造成不好影响的人自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在那次常委会上,闵春晖有意砍掉干部任用议题,就是要看看常委中哪些人会对高平产生根本性的意见。
在常委中颇有影响的孙永康,恰恰是为数不多的对高平有看法的人之一。
孙永康非常看重江城市文化馆馆长廖峰,他把廖峰做为市文化局的副局长人选,向组织上做了推荐。在岳尽忠主政时因为他的不同意,廖峰就没有被通过,孙永康便想借闵春晖不太了解情况的机会,再推荐廖峰一次。因为他知道,通常新来的书记都会尊重其他常委在干部任用上的意见。但没想到的是,又被高平耽误了一下。
如果常委会迟迟不研究干部任用议题的话,廖峰就很可能被耽误了,因为孙永康马上就要被调走了。因此,孙永康对高平是一肚子怨气。
闵春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做出了反应:第一,不能让孙永康走而是把他留在江城市,并且往专职副书记位置上推荐;第二,大力支持孙永康目前的工作,让《江城红》做为他的业绩,而加重其当选副书记的砝码;第三,马上召开常委会研究干部任用问题,毕竟,这种事拖得太久那就等于给自己树敌。
常委会很快就召开了,除了个别人以外,大部分人都是按照常委们的提议研究通过的。各得其所的人中,当然包括廖峰。
闵春晖今天来此观看《江城红》的彩排,正是应孙永康之邀。虽然,闵春晖只看了其中的一场,但还是让孙永康非常高兴。
“闵书记,您能来支持我的工作,我真是太高兴啦。”
在人民会堂的小贵宾室里,孙永康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