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除了正文以外,它还在每句话的下方,标注着译文。 既能让启蒙的幼儿随着韵律,轻松地将这本《千字文》记在脑中。 日后读起,常读常新! 同时,也能够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见闻! 再看《大常千字文》,无论是从广为传播的作用还是书里涵盖的内容,都不足以与这本《新编千字文》相比。 一直没有出声的李刺史,只读了两页,便对着陈光儿问道:“陈童生,你这书怎么卖的?” “回刺史大人的话,学生的作坊不卖书,不卖纸,只负责印刷。” 哦! 啊? 李刺史一头雾水的在嘴里嘀咕着。 “印刷是什么?”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 在场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新编千字文》的本身上。 哪怕是碎嘴子的崔仁,也在奋力翻动着手里的书,试图从字缝里找出毛病来。 可是。 他看着看着,不免沉浸于其中。 尽管崔氏子弟自恃甚高,但在教育方面抓得极严。 崔家一直曾流传着一个真实的传说。 哪怕是崔家养的狗,听到有人读经诵义,解析有不对的地方,也能“汪汪”两声指出错来。 然而。 崔仁从头看到尾,又从头看了一遍手里的《新编千字文》,尽管心不甘情不愿,却也不得不承认。 “我根本不配指点这本书里的对错。” 他不仅完全挑不出毛病来。 他还像李刺史一样,想着打听一下,从哪里能够买来一本《新编千字文》,拿回去好好读一读。 因为这本书不光可以用作启蒙读物,就算是考上举子,甚至进了殿试以后走上仕途,闲时拿来读一读,也能收获颇多! 连崔仁都被此书折服,更遑论施瑞辰。 他的手指停留在书面上,久久无法移开。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重视事情的开始固然是好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做到善始善终。 将来做官显荣的事业需要以此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美名传扬,流芳百世。 施瑞辰朝着坐在公堂之上,悠闲自得品着香茗的林羽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