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有点子气运在身上-《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


    第(1/3)页

    林羽替陈光儿理了理凌乱的衣摆,笑着回答。

    “你家公子,心心念念要温书,不让他温个一时半刻的,只怕他上考场会紧张。”

    “可他看起书来,一坐便是两个时辰起步,睡不好更紧张,所以先睡下醒了再温,也算是另一种意义的临时抱佛脚。”

    哦!

    元一恍然大悟。

    一行人回到宋家别院。

    早有别院管家在门口等候,直接偏门大开,让马车载着两位贵客,直往院子而去。

    主打的就是一个,能不让他们走路,便绝不会让他们累着。

    这倒让林羽有一种,重回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重视。

    不过,当年他考的成绩差强人意。

    光看今日的策论问题,这次估计能中的话,不是成功踩线,便是甲末。

    “不怪我不努力,实在是新的试题太刁钻,直接让学子议论蓉州城修路三年未通行一事,以及给予建议。”

    作为考取了童生,大多还没进入到社会上历练的学子来讲。

    这道题很难。

    而对于刚利用召开诗会,把益州的官道、乡道甚至村道,都给报备整修一遍的林羽来说。

    照实写吧。

    秀才是没指望了。

    含蓄点写吧。

    貌似蓉州官署在这件事上的无能,也容不得含蓄。

    所以这道题最终的评级如何,完全取决于出题的人,想让大家往哪个方向作答。

    换而言之。

    “这种情况下,文章写得再出彩也不行,全凭出题者和审题者的主观判断。”

    到最后,他干脆以帝王目前所需要的角度,延续原身当年童生试时的做法。

    言之凿凿。

    重拳出击!

    当然了,他不可能像原身一样,说得那么直接。

    他甚至比光儿还要斟酌着每句话的用词,以保证,能够起到突出问题、指明问题、议论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

    还不忘记从社会的全面性,来为蓉州修路官署方面的压力,进行辩解一番。

    “蓉州官署也不容易,刺史与郡守相当于同级,刺史空有一个监督之权,却没有指挥的实权,朝廷直接派发的命令,在地方上根本行不通。”

    哪怕蓉州通往各地的这些官道,是从国库调拨银两,还担上了与前朝一样,为修筑工事等,喜欢征召徭役的骂名。

    可修路一事,需要地方官员联合各处做协调,银子只是在刺史那里过一道手。

    然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