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羽你不必打听此事,也许是她天生就爱笑。” “来,你跟我说说,这样的水转筒车如果装到我种瓜种豆的院子里,需要多少两银子?” 此话一出。 杜若笑声更大了。 而杜大儒则是斜了她一眼,提醒她不要乱说话。 “爹爹,你不是不爱在小辈面前摆架子吗,怎么还担心让林先生知道你的糗事吗?” “不爱摆架子和不爱说糗事有关系吗?” 论打嘴仗,杜大儒连当今陛下都不服,还能被女儿压下一筹? 可杜若也不是吃素的,见爹爹为了得到一架水转筒车,连“小羽”这种亲近的称呼都喊出来了,生怕让林羽为难,只能揭露了一个事实。 “林先生,人家种瓜得瓜,我爹只能得到瓜瓤子,人家种豆得豆,我爹的豆苗都长不出第四片叶子。” 啊,这…… 林羽知道“草盛豆苗稀”,是因为想躺平摆烂。 可杜大儒显然不是这种人,只能说,有种田之心,没有种田的天赋。 说不定,还额外带一些种啥啥死的特长。 就这种情况下,别说安排水转筒车了,给老丈人直接安排一条河引过去,豆苗该拉稀还是会拉稀。 被揭了老底的杜大儒,倒也没有恼火,只是在暗中叹了口气:看来我是无福消受这水转筒车了。 “伯父,其实这种水转筒车,你看它外观挺雅致的,你完全可以把种瓜豆的地方,种上竹林,再挖条小溪流,把这小型的水转筒车放进去引水。” “食有肉居有竹,邀上三五好友,用水车汲来的溪流新水烧水泡茶,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不是也别有一番风趣吗?” 这个提议,不禁让杜大儒眼前一亮。 连杜若想象到这个景象,也是心驰神往。 原本杜大儒以为林羽只懂诗词之道,功名太低,耕读传家,做事更注重实用性,与女儿那闲时喜好摆弄雅致物件的脾气不太相投。 如今见林羽居然有如此审美,心中更是满意。 但。 “小羽啊,你让我拿农具来当摆饰,只为泡茶饮水取用的话,未免浪费。” “不浪费啊,物尽其用,竹子随处可以取用,假如伯父能够将它引以为潮流的话,还能够增加一些木匠们的收入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