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跟着林羽的步伐,疾步上前。 双方一碰面,闻秉笔便露出惊讶的表情,上下打量着宋徽之。 “果然是徽之公子,我还以为我认错了人呢!” 作为蜀地第一才子与第一美男,宋徽之一直是面如冠玉、英俊潇洒的形象。 可此时的宋徽之面色微黑,衣服好几天没洗似的满是尘土,哪怕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也像是一个落难的贵族子弟,没有潇洒反倒干干巴巴。 让人不敢辨认。 “先生,徽之他这段时间下乡去推广新农具,受了不少苦呢。” 林羽简短地解释一句,朝着闻秉笔伸出手去。 “快让我瞧瞧先生写的文章,有多么惊艳才绝!” 有宋徽之在场,闻秉笔自信的笑容都减少了一半。 对于官场上的一些认知与安排,他自诩接触过、经历过,比林羽要强得多,能够当引路人。 可在宋家子弟面前,那便显得不够资格评头论足。 他赶紧降低林羽的期待:“东家,我只是随手把心里的设想想了下来,哪里有不对的,还要与东家探讨。” “一人智短三人计长嘛,正好徽之也在,咱们一起探讨。” 宋徽之大抵是吃饱了撑得慌,心里一直堵得难受,这会儿走路多了,耗费了不少脑子听故事,又见林兄拉着自己,让他帮着谋划林家的未来这么大的事情。 顿时胃口大开、心情通泰。 不等闻秉笔再次谦虚,他挤到林羽的身边,看向展开的纸卷。 “我也瞧瞧闻先生的大作。” 林家未来要如何发展,看似只是林家的事情,但根据林兄的做法,一个作坊建立起来,能够带动数百甚至数千人的就业问题。 确实含糊不得。 就在宋徽之抱着这样的想法,看到纸张上的内容时,瞳孔猛地一缩。 闻先生这是写的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