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清除掉府衙里的一个玩弄权术的官员,还益州一片朗朗乾坤,身为旌阳县令,他义不容辞。 “我已经开了口了,只要县令大人把新农具推广到旌阳各地,占据了推广的首功,我的计划就算是完成了。” “如此简单?” 简单? 林羽暗中吐槽道:为了让这个计划天衣无缝,协调各方没有差错,我可是费了不少的精力,把能用的人脉全部用上了。 “县令大人,等会儿有人来了,你继续犁地,我先去村口数数,还剩下多少造农具的木材。” 唐知涣明白,在事情未成之前,林先生不打算告诉他所有计划。 好在,到了他这个年纪的人,好奇心也没那么重了。 计划是什么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唐知涣目送林羽离开,抬头看了一眼正午的烈日。 “半日时间,足够新农具拉到益州城,沿着郡府大街转几圈了,想必郡守大人得知治下出现了如此农业利器,定会喜笑颜开。” 身边的衙役听到他的自言自语,不免担忧。 “大人,推广的功劳归你,举荐的功劳归徽之公子,郡守大人会不会怪罪?” 怪罪本官? 他只是将新农具推广到全县,又不可能负责整个益州的推广事项。 倒是买了林先生的木材的商绅们,遍布益州各县,来得人越多,推广速度越快,要怪只能怪郡守大人不问府衙之事,反应迟钝……原来如此! 唐知涣略一思考,摸着下巴上并不存在的胡须,哈哈大笑起来。 “好一招借力打力。” 看来林先生不光是对崔衍下了狠手,对崔衍推行了限酒令以后,毫无作为的郡守大人也是没留情面。 林先生还挺记仇的。 唐知涣一念至此,有些心虚的自言自语道:“还好我虽然好心办了坏事,推动了限酒令的颁布,但它在林先生的计划之中,不然我可就惨咯。” “大人,你摔得浑身是泥,也挺惨的。” 唐知涣瞪了一眼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衙役。 还是小赵有眼力。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像小赵这样有眼力的手下,只能替他冲锋陷阵,帮林先生办事去了。 “希望小赵一切顺利,不然我真的要改行当农夫,把这一季的秧插满地犁完咯。” …… 啪啪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