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实际上,东罗马政府当然认同“出生即公民”的方针,前提是,你得前往地方政府进行登记,在政府和教会的登记文册上留下自己的姓名。 但实际上,斯拉夫正教徒爱生孩子的习惯,恰恰为资本家们提供了牵制他们的绳索,那就是家庭。 小部分正教教士也与资本家们相互勾结,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而要求斯拉夫正教徒们安于贫苦,让他们想想波兰立陶宛人更加残酷的农奴剥削,想想比他们过得更差的萨拉森奴隶。 违法吗?好像没有。 有无良心?肯定也没有。 据乔格斯推测,阿德里安堡的执政官肯定是知道这种情况的,但他为了自己的政绩选择不管不问,当行政官在简朴的办公室中兴奋地向乔格斯讲解阿德里安堡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卓越成果时,乔格斯却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下城区的绝望场景仍然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乔格斯知道,这位执政官不在乎金钱和美色,也没有收资本家的贿赂,他同样是一位胸怀理想的中年人,之所以这样做,单纯是为了出众的政绩。 乔格斯出生于1453年,从小生长在对穆斯林的仇恨教育中,他倒是对萨拉森奴隶的恶劣待遇没什么感觉,但对那些遭到欺骗的斯拉夫正教徒十分同情,在他看来,他们理应成为公民的一员,享受更好的生活,而非在血汗工坊中浪费生命。 他和队友将这些天的考察情况如实地告诉了阿德里安堡的执政官,告诉他说,还好他和资本家们只是钻了法律的空子,没有将主意打到希腊裔正教徒上,否则的话,流放新色雷斯都是有可能的。 “乔格斯,你觉得那位执政官会遭到陛下的惩罚吗?” 斯特凡诺斯问道。 “估计就是口头惩罚吧。” 乔格斯耸耸肩。 “陛下也许会派人将这些正教徒解救出来,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同时用大量的萨拉森奴隶填补空缺。” “这样一来,那些斯拉夫正教徒会很感激皇室,资本家会收敛很多,他们照样有的挣。” “不得不说,那位执政官的确是个人才,五年时间,阿德里安堡生产出来的商品翻了十五倍,速度比君士坦丁堡还快,他没有犯法,没有贪污受贿,是自愿为资本家提供帮助的,陛下大概舍不得处罚他。” “至于萨拉森奴隶……陛下已经与三大奴隶帮会进行沟通了,将会制定更完善的行会规则,在安纳托利亚和北非建立奴隶集中营,磨灭萨拉森人自由思考的能力。” 乔格斯说道。 “受害的只有萨拉森人罢了,他们至今还侵占我们的安卡拉,安塔基亚,安条克,耶路撒冷和开罗,那是他们活该。” “唉,算了,我们只是监察局的小员工罢了,管不到这些事。” 斯特凡诺斯摇摇头。 “我是雅典人,不喜欢这一套,带你看看雅典城吧,虽然经济上比不过阿德里安堡,但绝对让人感到轻松舒适。” “为什么不喜欢这一套,是认为那些死亡率奇高的岗位应当由你的同胞来填补么?” 乔格斯瞥了队友一眼,摇着头走向台阶。 “算了,你不是君士坦丁堡人,理解不了我们对那群白头巾的仇恨。” “拉丁人害过我们也帮过我们,有好有坏,萨拉森人全是一帮不可接触者,都该被泡在猪油里溺死。” “只要浸满圣战者血迹的狄奥多西城墙还在,君士坦丁堡就绝不会对萨拉森自由人敞开大门。” 乔格斯走到门口,却阻止了斯特凡诺斯的进一步跟上。 “你是雅典人,依照规矩,不能参与对雅典的监察事务。” “唉,君士坦丁堡人都是这么死板么?” 斯特凡诺斯遗憾地摇摇头。 “你不是对雅典城没多少了解吗,我还想帮你介绍介绍这座光荣的城市呢……” “不必,杜绝个人情绪的影响后,我们才能得出最客观的判断。” 乔格斯自顾自走下楼。 “你在旅店里写那篇关于阿德里安堡的报告吧,雅典的这篇我来写。” 走下楼梯,乔格斯展开一份雅典地图,仔细思考着下一步的去处。 在城市监察上,乔格斯已经不是什么新手,曾在一年前参与对君士坦丁堡卡尔西顿区的监察,揪出了一名挪用公款的中级文官和一些勾结走私贩的码头管理员,已经得出了一些经验。 “车夫,雅典城里有几间酒馆?” 乔格斯问道。 “我想去吃些东西。” “这位先生,您刚刚住的不就是雅典城里比较好的旅店吗?” 车夫不明所以。 “旅店一楼就是酒馆,那里的食物很美味。” “我想去看看其他的。” 乔格斯说道。 “这样吧,你平常去哪一家,就带我去哪一家。” 车夫咕哝一声,调转马头。 乔格斯坐在马车上,扫视着雅典城的街景。 其实,尽管他一再提醒自己需要客观,但还是在执行任务前依照上级提供的文件稍微了解了一下雅典的发展历程,对这座城市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雅典,一座古老的新兴城市,与东罗马其他大城市有很大不同,拉丁人的十字军让这里脱离了帝国的掌控,1446年的奥斯曼劫掠者更是把这里化为不毛之地。 在雅典刚刚回归帝国时,这里只有不到一千人,什么产业都没有,今天的雅典,几乎就是从1453年开始,花费二十三年,一步一步重建而来的。 起初十年,雅典城发展缓慢,移民们要么去君士坦丁堡和帖撒罗尼迦,要么就去南边的米斯特拉斯,唯一一片比较繁华的地带就是雅典学院周围,这还是教育大臣巴尔萨蒙上下奔走,筹集雅典学院重修资金之后的结果。 乔格斯知道,教育大臣巴尔萨蒙喜欢雅典和雅典学院,在这里付出了很多心血,从雅典学院里走上政坛的一些文官也被称为雅典派,这个派别没有太过激烈的政治主张,除了抵制奴隶制外,最大的要求就是增加人文投资。 现任南希腊行省执政官,曾经的阿提卡大区执政官科斯塔斯就是巴尔萨蒙的学生,雅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科斯塔斯原本是一位近卫军的军需官,退役之后读了大学,导师就是巴尔萨蒙,随后被任命为雅典行政区的执政官,统管雅典发展。 科斯塔斯到任后,开始对雅典城的情况进行摸排,在苦思冥想一个月后,他终于得出了能够让雅典城重新伟大的可行方案,把城内的两千余名百姓召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计划。 在他看来,由于人口稀少,基础设施破败,难以吸引人口,港口优势暂时发挥不出来,如果单靠农牧业集散和港口中转,雅典城的恢复速度将会很慢。 科斯塔斯认为,除了深水良港外,雅典城还有两大优势,第一是旧,第二则是新。 所谓旧,那便是古老,雅典城无疑是古希腊城邦的绝对中心,文化潜力巨大,但正如他之前所说,没有人口,文化事业也很难发展,必须另辟蹊径。 于是,科斯塔斯将雅典市民组织起来,依照古代记录,在雅典周边大规模勘探古希腊遗迹,挖掘坟墓,开采文物,发展“考古”事业。 官方层面当然是考古,通俗一点来说,其实就是盗墓。 科斯塔斯请示中央政府后,立马开启了自己的行动,在雅典学院中设立考古专业,通过三年大“考古”成功开掘出了近六千件历史文物,除了浮雕,首饰和古代陶器外,数量最多的还是古钱币,各式各样的猫头鹰银币,亚历山大金币,科林斯银币和斯巴达银币陆续出土。 当然,作为一位对古希腊文化有着足够认知的文官,科斯塔斯自然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他将文物分成几等,最高等级的文物由皇室收购,存放于罗马帝国博物馆中,稍次一等的文物禁止流向国外,只能卖给本国富商贵族,价值最低的一种文物可以在民间自由流通,可以在古玩市场自由买卖。 其实,与东方不同,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都没有那么浓厚的“盗墓”传统,这倒不是因为他们道德高尚,而是因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播之后,葬礼规格一切从简,穆斯林的坟墓完全没有任何陪葬品,基督徒的坟墓里有时候会存放墓主人生前喜爱的盔甲,宝剑或一些小珠宝,也不会有太过庞大的财富。 第(2/3)页